东方人鼻解剖测量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62.html

东方人鼻解剖测量及美学分析

在鼻整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鼻整形手术因患者的种族、年龄、地域、环境等很多因素,存在着较多差异。相对于高加索人而言,东方人鼻部呈现基底宽大、鼻背低平、鼻尖钝圆的解剖特点。而且东方人鼻部审美正在从盲目追求高加索人种的鼻外形特点,转移到鼻外形改善的同时保留民族特色,以达到面部的和谐与对称。

东方人外鼻美学分析与整形外科应用

根据各种解剖学测量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东方人鼻解剖学特点:①鼻根区低平甚至塌陷,内眦间距较宽;

②鼻背较宽,但长度符合一般美学原则;

③鼻翼基底宽大,张角较大,软骨菲薄但皮肤较厚,故鼻翼厚度在正常范围;

④鼻头圆钝肥厚,鼻尖上下小叶境界不清晰;

⑤鼻小柱较短,使鼻整体显得比较低平。

鼻根及眉间部

鼻根是额骨鼻突和鼻骨的交汇点,是外鼻测量的重要标志点。东方人额鼻角较NAC大20°左右,因此,眉间区及鼻根常低平甚至塌陷,形成低鼻甚至“鞍鼻”畸形。

矫正低鼻的隆鼻术要点是新鼻根点的确定和植入物选择及雕刻。高加索人鼻根点通常位于睑裂正常张开时上睑睫毛水平线,而根据亚洲人的面部特点,新鼻根点选择在瞳孔连线稍偏上的位置更为合适。由于自体软骨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以及可塑性,因此,隆鼻应以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耳郭软骨为首选,当软骨需要量比较大或鼻中隔、耳郭软骨缺陷时,可采取自体肋软骨。但目前隆鼻手术中,假体置入仍然居多,其中硅胶假体占第一位。植入物雕刻依赖术前和术中精确的观察和测量。年,Zhang等主张术前测量以眉间点(n)和鼻根点(s)为顶点,分别经鼻底点(sn)和鼻尖点(prn)的两条射线形成的2个夹角来指导假体雕刻和评估术后效果:符合美学特征的∠n平均值为29.5°,∠s平均值为34.5°,两者相差约5°;∠n正常,∠s偏大时表现为鞍鼻畸形,∠s偏小时表现为低鼻,都需要隆鼻整形;∠n和∠s都偏大但二者差约5°,表现为鼻整体肥大上翘,需要进行鼻缩小整形。因此,恢复上述两个角度的正常关系是整形手术中假体雕刻的一个重要原则。

东方人内眦间距(en-en)较NAC宽约5mm,令眉间区更加显得低平凹陷。眉间区凹陷一般采用游离自体脂肪颗粒或自体筋膜组织移植,或者注射透明质酸填充矫正。另外,50%以上的东方人有内眦赘皮,手术矫正内眦赘皮有助于改善眉间区外形,使其更有美感。

鼻背

完美的鼻背应当是鼻梁平直、基底宽度适中、横断面近似等边三角形;相关解剖学测量参数包括鼻背宽度、深度以及倾斜角。鼻背倾斜角(nosebridgeinclination),即鼻侧壁与面部平面的夹角,正常约30°,是衡量鼻背美学特征的重要指标,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双侧鼻骨的夹角和侧鼻软骨与上颌骨的夹角。Kamer和Parkes(年)在测量非洲人颅骨的双侧鼻骨夹角时发现,西非人祖先双侧鼻骨夹角是钝角,而这一特征恰恰是西非人鼻背基底宽大,鼻梁低平的重要原因,从而主张对于鼻骨夹角为钝角的求美者更适宜隆鼻术而非鼻骨截骨成形术。在鼻骨夹角一定的情况下,侧鼻软骨与上颌骨的夹角主要由鼻骨或侧鼻软骨的宽度决定,因此,正常的鼻背倾斜角需要°左右的鼻骨夹角和适宜宽度的鼻骨和侧鼻软骨支持。

东方人鼻背较宽,鼻梁常较低平,使得本来长度足够的鼻背显得短小肥大,在鼻整形手术中需要调整倾斜角以使鼻梁看起来修长挺拔。因此,矫正鼻背塌陷、鼻梁低平不仅需要植入体隆鼻,而且也有必要进行鼻骨截骨并重新塑形来调整鼻背倾斜角(DMToriumi,年),重建鼻背正常骨性结构。此外,由于求美者要求鼻梁线条自然柔和,单纯采用软骨或假体雕刻往往无法达到效果。Daniel等提出,采用剪碎的软骨颗粒注入鼻背筋膜下然后行鼻外固定塑形的方法,既能保证软骨最大限度地存活而不被吸收,又能塑造自然柔和的鼻背线条。这种术式只能局限于单纯的鼻背塑形,如果需要进行鼻根或鼻尖的塑形,则仍需要结合软骨或假体雕刻植入以及软骨颗粒填充塑形的复合术式。

鼻翼及鼻孔

东方人鼻翼软骨常发育不良,菲薄甚至部分缺如,被覆皮肤较厚而富含皮脂腺,鼻翼基底宽大且张角较大。通过表1、2可以看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汉族的人鼻翼宽度平均较NAC宽约5mm,加上鼻翼张角大,使得东方人鼻翼总体形态低平甚至塌陷而影响通气功能。

矫正鼻翼宽度和鼻翼张角过大常用鼻翼基底或鼻孔基底部分切除的方法,而鼻宽/面宽比、鼻宽/内眦间距比以及鼻翼张角等参数对于术前精确评估切除量的多少具有重要价值。NAC鼻宽/面宽比平均值约0.25,Zhang等指出,中国汉族人鼻宽/面宽比正常值在0.24~0.28,所以鼻基底部分切除术应当以鼻宽/面宽比略大于0.25为宜,避免矫枉过正。传统认为,鼻宽/內眦间距比标准为1∶1,但这个标准更适合于NAC,根据东方人的测量数据和临床经验,鼻宽可略宽于内眦间距,但不超过5mm为宜,以保证面部美学特征的和谐。

虽然东方人大翼软骨较NAC菲薄,但由于皮肤较厚,皮下组织丰富,鼻翼厚度通常与NAC无明显差异。但部分患者由于大翼软骨先天重度发育不良或伴有唇裂继发畸形,导致鼻翼塌陷,影响通气功能,可以采用自体软骨或人工材料支撑塌陷的鼻翼、填充缺陷的鼻底,恢复正常的鼻翼和鼻孔形态及功能。

鼻尖和鼻小柱

年,JHSheen系统描述了鼻尖的美学特征和解剖基础,认为鼻尖是由4个解剖学标志点和2个小叶组成,由许多复杂的结构支持其形态的精致的多面体。鼻尖的解剖学标志点分别是:①鼻尖上点;②柱叶交界点;③左鼻顶点;④右鼻顶点。左鼻顶点和右鼻顶点的连线距离,称顶间距离(intercruraldistance,ICD),以ICD为界,鼻尖上点和柱叶交界点分别为顶点。鼻尖又可分为两个区域:尖上小叶和尖下小叶,共同维持鼻尖的旋翘形态。鼻尖的支持结构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公认的结构包括发育良好的大翼软骨,侧鼻软骨与大翼软骨之间、鼻中隔软骨和大翼软骨之间以及两侧大翼软骨内侧脚和穹窿间的韧带连接,还有侧鼻软骨和大翼软骨与梨状孔之间的韧带连接。

NAC理想的鼻尖应当是尖上小叶高10mm,尖下小叶高6mm,鼻深20mm,鼻面角35°~40°,鼻唇角°~°。与此相比,东方人鼻深、鼻面角和鼻唇角平均值较NAC小,因而总体上呈现鼻头圆钝,鼻尖低平,鼻尖下垂的特点。鼻小柱作为鼻尖支持系统之一,在鼻整形手术中常常与鼻尖整形共同改善,以获取较好的术后效果。

东方人ICD较宽,大翼软骨菲薄,中间脚发育不良甚至缺如,导致鼻头圆钝,鼻尖不够坚挺。基于这样的特点,鼻整形医师常采用软骨间缝合和多余软组织切除的方法矫正鼻头圆钝,但东方人菲薄的大翼软骨支持力较弱,使得单纯软骨间缝合效果较差,需要在软骨间植入自体软骨或假体以支撑鼻尖。

鼻面角是衡量鼻尖高突度的重要指标,东方人鼻面角平均低于35°,说明鼻尖低平是东方人最常见的审美缺陷之一,因而隆鼻尖手术是东方人最常接受的鼻整形手术之一。隆鼻尖最常用自体鼻中隔、耳郭以及肋软骨,目前最常采用的术式是盾形软骨隆鼻术,以及配合鼻背假体植入的鼻背鼻尖复合隆鼻术。同时需要注意鼻支持系统的改善,常常需要同期进行自体软骨加强的软骨间缝合,以及其他韧带连接的加强。

鼻唇角是衡量鼻尖旋翘度的重要指标,东方人鼻唇角比NAC小约5°,使得东方人鼻尖下垂,甚至出现“鹰钩鼻”畸形。影响鼻唇角的因素包括:鼻尖的支持系统,鼻中隔软骨的长度和形状,上唇突度,门齿生长方向以及前鼻棘和牙槽突的位置等等。因而调整鼻尖旋翘度、改善鼻尖下垂的手术方案应当从以上因素入手,如切除过长的中间脚和鼻中隔软骨、剪断鼻中隔降肌、加强大翼软骨和侧鼻软骨之间的韧带、口腔正畸等等,使鼻尖各个方向的支持力量维持正常和平衡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kkn.com/wadwh/1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