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鼻翼外脚长度及高度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鼻翼畸形

是先天性唇腭裂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鼻翼外脚向外下方移位、鼻翼先天的发育异常,造成患侧鼻翼较健侧鼻翼有长度及高度的欠缺。临床医生会采取哪些填充材料和设计方案来治疗呢?下面一篇文章希望给你带来灵感。

重建鼻翼外脚长度及高度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林根辉,庄兢,郑清健

(医院整形外科,福建福州)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以延长鼻翼外脚长度、高度为主,辅以矫正错位的组织,重建并矫正唇裂术后鼻翼外脚的畸形,以达到鼻畸形的矫正的手术方法。

方法松解鼻翼外脚基底及梨状孔外缘,动员鼻面沟处组织,通过贯穿固定,来延长鼻翼外脚长度、高度;将口轮匝肌上部及提上唇肌填充鼻翼外脚基底使其抬起;将重建后的鼻翼外脚向内上方旋转矫正鼻翼外脚向外下移位。

结果我院以该方法进行了45例手术,近期效果满意,随访三个月到四年满意。

结论鼻翼外脚的长度及高度的重建,对唇裂术后鼻翼畸形矫正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唇裂术后;鼻畸形;鼻翼外脚长度;鼻翼外脚高度;重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45例,男30例,女15例,年岭6---35岁之间。患者均有明显的鼻翼塌陷和其外脚移位,鼻翼高度及长度均较健侧短小。鼻孔扁平宽大,鼻底凹陷缺裂,鼻尖的患侧向下前移位,并同时存在或多或少的唇部畸形。

1.2手术方法

1.2.1设计先标志健侧鼻翼的范围,包括长度和高度,后对照健侧大小,画出患侧将要增加长度和高度的范围,即新的鼻面沟线。长与高增加均约3---5mm。(图1)

图1设计

1.2.2切口鼻翼下缘切口、上唇疤痕切口、鼻底切口。

1.2.3沿上唇疤痕切开,必要时切除疤痕,切口向鼻底延长,至梨状孔下缘,再沿梨状孔外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向外上延长至软骨间。

1.2.4松解鼻翼外脚基底在梨状孔外缘处的粘连,松解及分离鼻翼外脚与口轮匝肌的粘连,解除异常附丽的鼻唇肌肉牵拉,外脚基底及鼻面沟处真皮下分离。通过鼻翼下缘切口在软骨浅层分离:向上达患侧鼻骨下缘,向下经过大翼软骨内脚达鼻棘,向内达健侧穹隆处,向外与已分离的鼻面沟处相同,使鼻腔衬里(包含软骨)拖套,及外脚的内外侧面完全分离。

1.2.5重建先将大翼软骨上缘悬吊到三角软骨之上。后按术前设计的鼻翼外脚边缘线,先用单钩提起患侧鼻翼,使分离的鼻翼外脚区与基底的软组织分离悬空,后按埋没导引针的方法,用4-0微乔在新的鼻面沟线的3个点,平均相距5mm,及鼻翼上缘的1个点进行贯穿缝合,期间始终保持用单钩提起患侧鼻翼。这样就重建了新的鼻面沟,又增加了鼻翼外脚的长度及高度。(详见图2、图3)将口轮匝肌上部及提上唇肌填充到重建的鼻翼外脚基底,以防再次下陷。后将重建的鼻翼外脚沿鼻底切口向内上方旋转以缩小鼻底,继续用单钩提起患侧鼻翼,用4-0微乔可吸收线将大翼软骨穹隆部及内脚与对侧贯穿固定,使之复位固定。

图2

图3

1.2.6间断分层缝合鼻翼下缘、鼻底及上唇切口。患侧鼻孔用膨胀海绵填充止血塑性3天。术后1周拆线。

1.3评价标准

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类。满意指患者,家属,医生3方均认为术后效果好;较满意指患者,家属,医生能接受但存在不足;不满意3方均认为术后效果不理想仍需矫正。术后拆线时即刻和术后3个月---4年随访调查,结果取平均值。

2结果

术后肿胀1周,硅胶鼻模支撑3个月,随访时间3个月---4年,临床满意率95%,效果稳定。典型病例:患者男,25岁,左侧唇裂术后伴鼻畸形,患侧鼻尖低垂,患侧鼻翼塌陷,外脚向外下移位。无口鼻瘘,无鼻中隔偏曲。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按本方案治疗,术后肿胀3天,术后7天拆线,切口一期愈合,双侧鼻孔对称,健患侧鼻翼大小(长度和高度)均对称。术后随访11个月,鼻翼形态无明显改变。

图4术前抬头位

图5术后11个月抬头位

图6术前正位

图7术后11个月正位

3讨论

McComb通过解剖唇腭裂患儿的死胎发现,组织解剖扭曲错位是造成畸形的始动因素,这一观点将唇腭裂的畸形包括继发的鼻畸形,成因归结于组织的移位,而不是相对的发育上的大小差异。故既往对鼻畸形的矫正主要是通过复位移位的软骨,并进行悬吊固定,对鼻翼发育上的大小差异重视不足,所以在最终效果上或多或少存在些遗憾。Musgrave通过解剖以及对唇裂患儿开放式的鼻畸形整复术中发现鼻翼软骨及外侧脚发育不足并且伴发组织错位畸形等现象,这种观点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将重建鼻翼外脚长度及高度作为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的关键,并辅以矫正错位的组织。

唇裂术后鼻翼畸形最主要的是鼻翼外脚向外下方移位,和因鼻翼先天的发育异常,造成的较健侧的长度及高度均不足,假设外脚的基底已抬高与健侧对侧,且不能移动,此时如果鼻翼外脚长度、高度不足,就无法形成与对侧等高的鼻尖、鼻翼穹窿,鼻翼仍然塌陷。故延长其长度及高度就成了矫正唇裂术后鼻翼畸形的组织基础、关键因素。

由于鼻翼软骨发育差,单纯的悬吊固定不能有效改善鼻翼外形,故有学者在悬吊的同时进行生物材料或自体材料移植,如钛支架、耳软骨等,其目的在加强鼻翼软骨的同时,也增大了鼻翼的宽度及高度,但由于存在移植物的外露、感染以及造成鼻翼生理弹性的破坏的缺点,患者往往无法接受。我们重建的鼻翼完全符合生理结构,无植入物,故更易被患者接受。

基于以上分离、动员的组织范围,我们提出了鼻翼外脚亚区的概念,包括鼻翼外脚、鼻底、鼻面沟。又病理解剖揭示,鼻翼外脚基底、梨状孔外缘处处在骨性的凹陷,如无组织的填充,有些患者的鼻部畸形将易复发。我们对大部分患者采用了提上唇肌及口轮匝肌的上部进行填充,如桥梁一样架在再建的鼻翼外脚基底之下,强大的支撑起了重建的外脚。仅有少数该处塌陷严重的患者,取髂骨或异体骨移植。

鼻翼分成内外两侧面,且中间无皮下脂肪组织,重建的鼻翼外侧面利用了鼻面沟处的皮肤,内侧面利用下陷并粘在梨状孔外缘处的鼻底组织,该处组织丰富、松弛,但内、外侧的组织材料均要通过该区域充分的松解、分离,使内、外侧的组织材料游离,最后将二者贯穿缝合,2-3个月后,直至可吸收线吸收,这样重建的鼻翼内外侧面才能紧密粘连愈合,外观不臃肿,远期效果稳定。

对一期的唇裂的鼻畸形修复,该方法对鼻部的分离范围偏广,影响鼻翼发育,故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后再于应用。

参考文献:略

《中国医疗美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行业唯一医疗美容全学科期刊

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

投稿平台:zgylmr.org

联系-

邮箱:ylmr

vip..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卡泊三醇乳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kkn.com/wahl/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