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中隔血肿 > 鼻中隔血肿饮食 > 学术简单方法改善鼻唇角 >
学术简单方法改善鼻唇角
题:自体耳软骨唇下移植改善鼻唇角(作者ToncicR等)
许多因素可能导致鼻尖支撑不足,继而诱发鼻尖塌陷和降低。这也会缩小鼻唇角,并对面部外观和呼吸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的整形与重建外科医生ToncicR等,用自体耳软骨移植物进行唇下移植,旨在改善鼻唇角。33例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9例男性为38岁。鼻唇角是指鼻小柱下缘与上唇(之间的角度。女性理想的鼻唇角为°~°,男性为95°~°。
手术技术
经耳后入路在耳甲腔采集面积为1.5cm×3.0cm的软骨。在软骨中线处纵向非透切,并沿其对折。用6-0的非吸收缝线将移植物的游离缘缝合。如果移植物向一侧弯曲,用6-0的非吸收线进行褥式缝合修整。移植物的长为2.5~3.0cm,宽为0.5~0.7cm。
在局麻伴镇静下,经唇下入路在唇系带的龈沟处做1cm的横切口。用剪刀剥离组织至前鼻棘,在大翼软骨内侧脚间的后方制备假体腔。该腔隙不应向鼻中隔尾端延伸太远、太宽,也不能延伸至鼻尖皮肤下。
左手拇指和食指抓持鼻小柱,用整形镊将移植物轻轻地插入腔隙内。移植物尾端位于上颌骨的前鼻棘的前面,用4-0的可吸收线将其缝合固定。术中须使移植物居中和定位于鼻小柱中线处,避免延伸至鼻尖皮肤下。如果软组织的张力较大,应将移植物缩短。切口关闭前,用抗生素溶液如庆大霉素冲洗假体腔。手术时间为40min。
该技术可以单独使用提升鼻尖,或者将其作为鼻成形术的一个辅助部分。适用于初次和再次鼻成形术者,且术后效果相当。初次鼻成形术包括矫治鼻小柱退缩、鼻尖悬垂和降低鼻尖突度。再次鼻成形术中矫治鼻小柱退缩,支撑结构过度切除诱发的鼻尖塌陷,鼻中隔成形术后鼻尖下垂(鼻中隔尾端过度切除和鼻中隔软骨其它部位切除所致)。此外,该方法也用于改善不同原因导致的鼻中隔穿孔,以及鼻尖下垂。
平均随访27个月,3例患者出现了移植排斥。术后男性患者的鼻唇角平均增加了19.48°,女性为18.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随着时间推移鼻唇角的改善效果稳定。52例患者中3例对美容效果不满意(术后即刻感染和移植物移位),28例为满意,21例为非常满意。
综上所述,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且容易快速学习。手术效果非常好,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孙静报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