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中隔血肿 > 鼻中隔血肿预防 > GWICCPCI入路选择及并发症 >
GWICCPCI入路选择及并发症
编者按
对大多数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以正向技术为首选,对少数病情严重、正向技术无法获益时,也可选择逆向技术,两种途径均无法避免并发症。在第二十六届国际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上,印度孟买导管室医学顾问DebabrataDash教授对上述问题做了讲解。
如何评价正向逆向技术
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非常复杂,治疗方法有正向及逆向两种技术。目前,正向技术是无微通道、短节段及无钙化/钙化较少的CTO治疗首选,但当正向技术治疗失败时,可采用逆向技术。要想评价两种技术的优劣,需开展相关研究随访观察并比较两者对院内死亡及术后1年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等临床结局的影响。
大部分CTO介入手术可通过正向技术来完成,但对严重钙化或长病变CTO,正向技术介入成功率低。此外,正向技术可出现主动脉/冠状动脉夹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虽然在正向技术治疗失败时可选用逆向技术,但逆向技术也存在鼻中隔血肿、室间隔破裂、导管/神经夹层及穿孔等并发症。不过,如术者经验丰富,上述风险可忽略。
PCI术中并发症防治经验
PCI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夹层、穿孔、空气栓塞及无复流,还包括支架及设备相关问题。夹层包括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夹层等多种类型,但发生率不足1%。冠状动脉夹层更多发于右冠,导管所致创伤、广泛硬化、高血压及近期心肌梗死等均可引发夹层。夹层可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前两者可通过减少造影剂用量和采用传统支架或覆膜支架封闭处理,后者需手术治疗。穿孔也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穿孔只需密切监测,Ⅱ型穿孔需延长球囊扩张时间、逆转抗凝,有时甚至需用明胶海绵等进行堵塞。Ⅲ型穿孔最危险,可能会导致死亡,需延长球囊扩张时间和立即逆转抗凝,有时还需置入覆盖支架,甚至接受手术治疗。空气栓塞发生率为0.3%,患者常伴胸痛、ST段抬高、心动过缓、低血压、心搏骤停及室颤。少量空气进入冠状动脉不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后果,无需处理;但当出现空气栓塞时,应给予静脉输液、阿托品及升压药物,必要时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架脱落方面,若支架较小、栓塞不严重可不处理,否则需重新放置或取出。
因此,就PCI术中并发症而言,防胜于治。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充分了解并掌握手术过程、患者解剖特征、适应证和禁忌证,适时采取预防性措施积极预防术中并发症。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