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中隔血肿 > 鼻中隔血肿医院 > 呼噜伯为何不打呼噜了 >
呼噜伯为何不打呼噜了
72岁的李大爷是有名的“呼噜伯”,打起呼噜来是一会儿地动山摇,一会儿鬼哭狼嚎,搞得全家鸡犬不宁。
可是,这几天,李大爷的呼噜不响了。这是为什么呢?一问,原来是医生帮他做了个手术,把他的“呼噜病”治好了。
打鼾十余年,大家睡不好
家住东阳的李大爷身体一直很硬朗,平时也就是忙着田地里的活,睡眠一直还不错。可10年前,李大爷发现自己白天精神越来越差,晚上老是睡不好。刚开始只是打呼噜,到最后闭着嘴巴根本无法呼吸,只好张着嘴睡觉。
直到有一天李大爷的老伴半夜醒来,发现李大爷睡觉静悄悄的,根本没有呼吸,过了好久才重新响起呼噜声。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好几次,李大爷知道后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去治疗。“哪个上了年纪的人不打呼噜。”就这样,李大爷的呼噜一打就是十几年。
可这十几年,李大爷过得并不舒坦。白天越来越嗜睡,一睡觉就打呼噜;平时呼吸越来越困难,呼吸暂停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仪器一检测,吓了一大跳
再强的身子骨也经不起这样的折磨,最终李大爷在家人的劝医院。
门诊医生为李大爷进行了耳鼻喉疾病筛查,发现李大爷软腭、悬雍垂及舌根部肥厚,双侧鼻粘膜充血红肿,下鼻甲肿大,鼻中隔右偏。李大爷的睡眠“问题”是不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呢?
为解除疑问,当晚,门诊医生就为李大爷安排了睡眠监测。
我院的睡眠监测采用床垫式睡眠监测,是让病人单独住进有睡眠监测仪和特殊材质的床垫上,通过佩戴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在不影响患者自然睡眠的状态下就可以轻松完成检查。
睡眠检测仪
床垫式睡眠监测
李大爷的睡眠监测是从当天晚上10点开始的,睡眠检测仪从李大爷睡熟的那一刻就开始记下了他的睡眠情况,直到李大爷第二天自然醒来结束。
上午七点半,睡眠监测数据显示,在李大爷7个小时32分钟的睡眠中,其呼吸暂停指数为34.1,低通气指数6.8,呼吸紊乱指数超过了40,另一个重要指标——平均血氧饱和度的数值为80%,远远低于正常人,同时在睡眠过程中还出现了血氧降低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造成李大爷“睡不好”的“元凶”正是“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一次小手术,解了十年“困”
为了解除李大爷的“睡眠障碍”,防止致命性伤害的发生,病房医生根据李大爷的具体情况,为其行了下“腭咽成形术”,通过切除软腭及悬雍垂的部分组织,将咽侧壁创面黏膜向前牵拉缝合,软腭创面将口腔面与鼻腔面黏膜对缝,从而增大李大爷咽部的间隙,减轻其睡觉困难的症状。
手术后,李大爷很快出院了。
“十几年了,我每晚都睡不好,”李大爷说,“一睡觉就打呼噜,根本就不能呼吸,还影响了家人。”
“没想到通过睡眠监测竟找到了我的毛病,医生还及时地给我做了手术,现在我每天运动一下,减点体重,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李大爷兴奋地说。
打鼾有危险,最好做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打鼾、呼吸困难、呼吸暂停、憋醒、多动不安、睡眠行为异常等,会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像李大爷这种情况比较严重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在睡眠中窒息,造成致命性的伤害。”耳鼻喉科的洪超群医生说。
“现在受睡眠困扰的人很常见,如果你出现打鼾、睡眠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的情况,医院进行一次睡眠监测,像正常睡觉一样,就可以查出你的睡眠情况。这样可以早点发现病情,尽早治疗,减少痛苦。”洪超群医生提醒,“如果你已经有了打鼾的情况,平常睡觉最好采取侧卧位;睡前尽量不要饮酒,不要喝浓茶、咖啡;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减轻体重,增强肺功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