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双侧上颌窦真菌球型鼻窦炎

  双侧上颌窦真菌球型鼻窦炎

作者李云霞

一、一般情况:

赵**,男,63岁。

二、主诉:涕中带血9月。

三、既往史:高血压病20年,血压控制可;糖尿病史15年,血糖控制可;11年前于我院行悬雍垂咽腭成形术(UPPP),未佩戴呼吸机;磺胺类药物过敏。

四、查体及辅助检查

专科查体:双侧鼻腔粘膜慢性充血,鼻中隔略左偏,双侧中鼻道可见线状脓性分泌物流向鼻咽部,钩突略膨隆,鼻咽部未见异常新生物。双外耳道畅,鼓膜完整。咽不红,双扁不大,无脓。

副鼻窦CT:双侧上颌窦见软组织密度影,右侧病变内可见条线状高密度影,双侧筛窦粘膜增厚,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五、治疗经过

手术术式:全麻鼻内镜下双侧筛、上颌窦开放+窦内病变清除。

术后治疗:抗炎、促排、鼻腔冲洗、鼻喷剂激素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

鼻内镜手术术中情况

  

  病理检查结果:

(右侧钩突)粘膜组织显慢性炎症,周边可见少许真菌菌丝。

  40×10倍显微镜下采集

六、讨论:

近些年来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分为非侵袭型和侵袭型,前者包括:真菌球鼻窦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后者包括: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此病好发于单侧,上颌窦最易发病,其次为碟、筛、额。最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毛霉菌、念珠菌较少。临床症状:疼痛、脓涕,涕中带血、鼻堵、鼻臭。一般真菌球与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障碍,真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外界环境因素,地域、气候、生存环境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彻底清除病灶,保护正常黏膜。此患者糖尿病病史,解剖结构存在异常(鼻中隔偏曲),可能为其双侧发病原因。

——医院

参考书籍:鼻内镜外科学第2版

参考文献:聂军,刘芬芳等.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探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7(14):-

查看下载原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kkn.com/wazz/10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