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中隔血肿 > 鼻中隔血肿预防 > 爱鼻日系列科普详细解读鼻中隔偏曲 >
爱鼻日系列科普详细解读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是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骨片,通常是软骨。鼻中隔偏曲就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者是两侧,呈S形,或者是局部有凸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的疾病。
爱鼻日系列科普——详解鼻中隔偏曲
一、病因1.鼻外伤
多发生在儿童期,外伤史多遗忘,因组成鼻中隔的各个部分尚在发育阶段,故儿童期鼻部症状多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鼻中隔各部分的增长和骨化而出现鼻中隔偏曲。成人鼻外伤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如鼻中隔软骨段均发生偏斜并偏向一侧则形成歪鼻。鼻外伤常并发鼻中隔软骨脱位,甚至软骨骨折,如不及时复位,可遗留鼻中隔偏曲。
2.发育异常
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鼻中隔在胚胎期由几块软骨组成。在发育生长和骨化过程中,若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或骨与骨之间生长不均衡,则形成畸形或偏曲;在相互接缝处形成骨棘或嵴。常见的原因有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张口呼吸,日久发生硬腭高拱,缩短鼻腔顶部与鼻腔底部的距离,使鼻中隔发育受限而发生鼻中隔偏曲;营养不良影响鼻中隔发育和骨化,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
3.鼻腔或鼻窦肿瘤
一些生长较为缓慢的鼻腔或鼻窦肿瘤,如骨化纤维瘤、鼻息肉等,其他如鼻窦囊肿等,生长比较大时,可挤压鼻中隔,导致鼻中隔偏曲变形。
二、临床表现1.好发人群
有鼻外伤史,儿童期患腺样体肥大,有家族史、鼻息肉、肿瘤患者。
2.症状
(1)鼻塞。为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多呈持续性鼻塞,鼻塞严重者还可出现嗅觉减退。
(2)头痛。如偏曲部位压迫下鼻甲或中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鼻塞重,头痛加重。鼻腔滴用血管收缩剂或应用表面麻醉剂后,则头痛减轻或消失。
(3)鼻出血。多见于偏曲的凸面或棘、嵴处,因该处黏膜张力较大、且薄,常直接受气流及粉尘刺激,黏膜干燥结痂,易发生糜烂,加之鼻中隔软组织血供丰富,故较容易出血,擤鼻、挖鼻或低头用力常为诱因。
(4)邻近器官受累症状。如高位鼻中隔偏曲妨碍鼻窦引流,可诱发化脓性鼻窦炎或真菌感染。如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则可引起耳鸣、耳闭。长期鼻塞、张口呼吸,易发生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并可在睡眠时发生严重鼾声。
三、检查门诊一般采用前鼻镜、鼻部内窥镜及鼻窦CT扫描进行检查,进而分析各种可能性,为进一步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四、治疗手术矫正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若患者伴有鼻息肉或鼻甲肿大,可同时进行鼻息肉和鼻甲手术。
手术方法可采用前鼻镜下或鼻内镜下操作。鼻内镜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矫正彻底,已被普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