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莫忘儿童安全,儿童医院两周完成鼻咽

治疗白癜风新技术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0/5709508.html

纸巾、棉球、笔帽、橡皮、果核……4月底以来,医院仅耳鼻喉头颈外科已完成鼻部急诊异物手术32例,咽部异物手术28例。其中不乏有核酸阳性病人急诊手术,医务人员均按照处置预案做好防护,在全套防护措施下,顺利“探囊取物”。

近日,医院急诊收治了来自嘉定的患儿阳阳。妈妈说,当天晚上9点,阳阳突然哭着说鼻子疼,经急送至医院。经仔细检查后发现孩子右侧鼻腔深处有异物,耳鼻喉科急诊接诊医师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仅用10分钟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取异物操作,患儿转危为安。

医生表示,常见的鼻腔异物五花八门,取出过的鼻腔异物有纸巾、棉球、海绵、笔帽、橡皮、橡皮泥、玻璃珠、纽扣、纽扣电池、花生、黄豆、豌豆、瓜子、果核、糖丸等。鼻腔异物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儿童多表现为忽然出现的鼻塞,或因害怕开始哭闹、对家长指鼻、抠鼻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会表现为单侧鼻阻塞、流黏脓涕、涕中带血、鼻腔出血以及鼻腔呼气有臭味等。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鼻腔异物的可能,切勿盲目自行抠鼻或用镊子夹取,因为部分异物为圆形,反而容易推得更深。鼻腔异物如果不能及时取出,除了诱发出血、感染等情况外,异物还可能会被吞下,甚至误吸入呼吸道,引发窒息。

急诊医师做好防护进行取异物操作

尤其是纽扣电池这种异物,在导电良好的湿润鼻腔内容易发生短路、放电产热,烫伤鼻腔黏膜,电池含有多种重金属,进入鼻腔后发生化学反应,有毒物质渗漏,严重腐蚀鼻腔黏膜。导致鼻腔黏膜坏死、黏连,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后果,需立即紧急就医。儿童咽部异物主要是鱼刺,多发生在匆忙吃鱼时,误将鱼刺咽下。另外,儿童常将玩物含入口中,哭闹、嬉笑或跌倒时,异物易坠入咽部,强行吞咽后造成食道异物。

3岁以下的婴幼儿吃花生、板栗、碧根果等坚果类食物时易发生误吸,造成气道异物。气道异物在误吸时会有剧烈的呛咳,之后会出现间断性的咳嗽。如果小朋友在进食后有这些明显的表现,吞饭团或喝醋等土方法是没用的,反而会加重异物嵌入更深部的风险,需要立即就医。此类异物一旦确诊需尽快取出,否则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耳鼻喉科专科医师强调:疫情期间家长务必加强对婴幼儿童的看护,如吃鱼应尽可能剔除鱼刺;3岁以下的婴幼儿应避免喂食坚果,在孩子进食时不要说话、逗笑孩子;教育纠正孩子将纸团、玩具零件等塞入鼻腔、耳道、口腔的不良习惯,同时将这些小物件妥善安放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

薛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kkn.com/ways/1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