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孩子们常见的意外伤害如何处理

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303.html
                            

原创陈郑礼烧伤科医生陈郑礼收录于话题#伤口38#急救19#疤痕16

又到暑假,我门诊会比其他时间更忙一些,因为孩子们意外伤的高发季到了。

今天介绍一下常见的意外伤害该如何处理?

--本文目录--

为什么孩子们在暑假会特别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常见意外伤害该如何急救处理

外伤(撞伤、擦伤、划伤)

烫伤、烧伤、电击伤

湿疹和过敏

伤口处理的一些误区

疤痕的防治

(本文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您也可以选择快速浏览您感兴趣的话题,但真心建议您详细阅读)

为什么孩子们在暑假会特别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首先是因为夏天穿的少,缺少了衣物的保护,皮肤更容易受伤。

第二个原因是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六十不劝酒,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说的就是:年纪大了,如果改变作息习惯,就容易出意外。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的。从学习状态转换成放假状态,就容易出现意外。

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加了。

各种玩耍、各种旅游,孩子好奇心强,就给了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有时候哪怕自己再小心也无法避免。

我在门诊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火车上的邻座,不小心打翻了一杯开水,翻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就有可能毁了一段开心的旅程。

意外发生后,对家庭的影响?

孩子受伤后,会给家长们带来很大的痛苦。有些妈妈在孩子换药的时候,哭的比孩子更厉害,因为伤心和自责。担心孩子换药时受苦,还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留疤等情况。

还有一些情况,老人带孩子发生了意外,引起父母和祖辈之间的矛盾。

同时,由于伤口需要经常换药,往往要影响父母的正常工作,给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下面几个章节,我就详细说一说如何正确应对意外伤害。

常见的意外伤害该如何急救处理?

外伤(撞伤、擦伤、划伤)

外伤是孩子暑假里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比如:膝盖擦伤,手指被门夹伤,头面部撞伤、面部划伤等等。

我们先看一下手指夹伤的病例图和膝盖擦伤的照片。

这类外伤的急救处理和烧烫伤差不多,以冷水冲洗为主。

下面重点说一下头部外伤。和其他的皮外伤不同,头部受伤,是有可能引起严重问题的。家长会担心,会不会里面脑子出血啊?会不会影响智商啊?

??头部外伤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受伤以后吓得哭了,安慰一下就好了,那问题不大,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孩子受伤完立即或很快没反应了,就应该尽快就医。

可能有些妈妈还不放心:“会不会当时撞得没事,过几天就出问题了呢?”

这个不必过于担心,儿童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的概率比成年人低的多。

如果孩子在伤后72小时内,也就是三天内没有明显的病情加重,往往提示不会有大问题,不会影响智商的。不存在说看着好好的,但是人傻了的情况。

那么什么情况是需要引起重视,医院治疗的呢?

严重的头皮破损;

直径超过5cm的血肿;

伤后很快意识不清;

嗜睡,精神差,迷糊;

频繁的呕吐或者拒绝进食;

明显而严重的头痛;

严重的头晕;

肢体乏力;

口、鼻、耳、眼出血。

??皮下血肿(俗称乌青块)

24小时内冷敷,如果血肿体积没有持续增大,也没有前面说的这些症状,就可以用热毛巾外敷。

有些血肿会持续增大,主要是有比较大的血管破裂导致的,不要试图通过揉搓和按压血肿来把这个“瘤子”摁瘪,这样做只会使肿胀更明显,只能依靠冷敷来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血肿一般会慢慢变软吸收,有些1-2周都不吸收的,医院尝试穿刺抽吸血肿。

??头皮擦伤或小裂伤

头部的外伤出血比较猛,但是一般来说,持续按压一会儿,都可以止住。

止血后,注意观察头皮没有明显的开裂。如果伤势不重,没有全层都裂开,可以自己在家用洗必泰溶液(醋酸氯己定)或者碘伏冲洗,禁止使用酒精。然后用清洁纱布覆盖,用回形针固定在头发上。等结痂后自行脱落即可,一般5-7天愈合。

在这期间最好不洗头,也不要搔抓,每天用消毒剂外涂3-4次。

如果有化脓、明显红肿或者疼痛剧烈,医院治疗。

烫伤、烧伤、电击伤

这类伤口多见于孩子不当心打翻了一杯开水,或者玩插座、电瓶、点烟器等高温设备。有时候也会因为家长的粗心,洗澡盆里先放热水之类的失误。

对于这类高温引起的损伤,建议使用冷水冲洗的方法进行急救。冲洗也叫“冷疗”,冲永远是最重要的,伤后即刻的正确冲洗,是唯一可以减轻受伤程度的方法。

具体怎么冲?这里说几个关键点:

1、冲洗是首选操作,而不是浸泡、冷敷或冰敷;

2、尽量不要使用冰敷;

3、使用常温自来水进行冲洗,没必要使用消毒液;

4、请尽量冲洗的时间久一些,最好能冲洗30分钟以上;

5、请至少冲洗到痛觉消失;

6、受伤以后的6小时内,冲洗都会有很好效果。

如果没有条件冲洗,比如在旅游的途中,飞机火车上,我们该怎么办呢?

浸泡和冷敷

无法冲洗的时候,建议浸泡;无法浸泡的时候,建议冷毛巾湿敷,也就是冷敷。

身体有些部位是无法冲洗的,比如面部、脖子、躯干。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浸泡代替。

浸泡比冲洗要方便的多,但是效果不如冲洗,因为长时间的浸泡,肢体会加热盆里的水,水温慢慢接近于皮肤温度,降温的效果就会变差。

水温最好是10-20℃左右,也就是凉凉的感觉。每过几分钟调节一下温度,可以往盆里加冰块或者冷水。用毛巾冷敷也是同理,需要经常更换一下,保证比较低的温度。

注意浸泡的时候要防止体温过低,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在冬天的时候,不能浸泡在浴缸里。

不建议使用冰块外敷,因为冰块的温度太低,冰敷会使局部感觉麻木,血管剧烈收缩,进而引起冻伤。还不会觉得疼痛,这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如果有冰块的话,可以放一点在浸泡的水里用来降低水温。如果非要用冰块外敷的话,一定要在外面包上毛巾,防止温度过低,并且每隔几分钟触碰一下皮肤,避免感觉麻木。

湿疹和过敏

湿疹和过敏算不上意外伤害,但是发病率比意外伤害高的多,几乎人人都得过,家长也普遍比较关心,孩子皮肤出现了红疹,会比较吓人。所以我今天也简单介绍一下处理的方式。

如果是全身很多地方都起了疹子,一般就是过敏引起的,仔细排查一下过敏源,尽量避免接触,然后口服抗过敏药物,比如开瑞坦等。

如果是局部出现疹子,则考虑湿疹,首选涂药膏,下面这张图是我总结的用药规律,供大家参考,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伤口处理的一些误区

所谓误区,指的是错误的认识,所以下面说的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请大家务必不要搞错。

?有人说:伤口不能包扎起来,否则就不透气了,要晾在外面风干,结痂了,就马上会好了。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平时说的伤口露在外面透气,也就是专业上说的“暴露疗法”,针对的是比较浅的伤口。

如果伤口比较深。还是需要通过使用药物和敷料进行包扎治疗。

所以我们看到电影里的伤员,如果只是脸上一点擦伤,一般伤口就露在外面了。如果是重伤,皮开肉绽了,那就会头上缠绷带,甚至四肢都包扎的严严实实了。这并不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的冲击力,在医院里,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这种上药包扎的治疗方式,我们称之为“湿性愈合”。

因为严重的伤口,一旦干燥后就会形成痂皮,就有感染的风险。因此,现代医学更加推荐不形成痂皮的“湿性愈合”。

下图就是两种愈合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到,经过14天之后,湿性愈合的伤口已经痊愈,暴露疗法的伤口依然还有痂皮覆盖,没有脱落。

再看一下不形成痂皮的“湿性愈合”过程。

如何才能实现“湿性愈合”呢?

其实我们平时涂上药膏,外面使用创可贴的办法就是湿性愈合。

敷料的作用主要是既保持了伤口局部的湿润环境,又可以吸收渗出来的液体,这样就不会形成痂皮,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平时家里可以备一些消毒剂和敷料,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受伤以后,家长都会纠结一个问题,就是咨询我或者其他医生后,给出了用药建议,但是手头上没有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网上购买药品,需要2-3天才能到,一些比较好的药物楼下小药房又没有出售,伤口最好能在受伤后第一时间处理,将来才能减少留疤的可能。

?有人说:水泡不能弄破,破了就会留疤

这是不对的。

很多人希望水泡能自己吸收,其实,绝大部分水泡是没办法吸收的。就算再小心,过几天也会自己破裂,所以不必纠结于水泡是否破裂。就算水泡破了,伤口通过正确地处理,一样可以不留疤痕。现在的新型敷料,可以代替水泡皮,提供保护伤口的作用。

?有人说:不能洗澡、不能碰水

这是不对的。

自来水里面虽然有细菌,但含量不至于引起伤口的感染。

之所以我们会觉得伤口一碰水,就感染了,这是因为伤口感染一般出现在受伤以后的3-4天。而一个人不洗澡,可能能忍个2天,第三天身体有异味了,就憋不住要洗了,也就正好赶上感染的时候了。所以洗澡和感染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注意洗完以后,及时把伤口弄干后上药包扎,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我们病房里的大面积烧伤病人,哪怕全身都是创面,也要求天天洗澡。

?有人说:发烧了就是伤口感染了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发烧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有可能是创面的毒素吸收。

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伤口,很容易引起发烧,这是正常的现象,并不是创面感染造成的。

特别是孩子,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有时候一发烧就超过39℃。这时候家长们不用过度担心,只要多给孩子补充点液体,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前提下,并不需要太担心感染的问题。下面这张图就是感染伤口和正常伤口的区别。

疤痕的防治

最后说说疤痕,孩子受伤以后,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以后会不会留疤?特别是小姑娘,留疤后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什么时候开始防疤?

很多家长会问我:“医生,用什么药才能让孩子不留疤呢?”其实,疤痕的防治是很复杂的一件事,不是用一种药涂抹一下,就可以不留疤的。

防疤总共分为两个阶段:

1)正确地处理伤口:

伤口愈合的越快,留疤的概率越低。这个阶段是不能用抗疤药膏的,用了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2)正确地使用疤痕药物:

疤痕从形成到最后稳定,需要2-3年的时间,所以抗疤痕治疗的疗程,最好也持续这么久。

疤痕不是刚愈合就很明显的,它从无到有,慢慢变高变硬,也就是所谓的“增生期”,大概需要4-9个月,这个阶段,就算使用了抗疤药物,疤痕还是会越来越重。

过了9个月左右,就是“萎缩期”,会慢慢变平整。

所以,不是说用了防疤药以后就不长疤了,而是在“增生期”让疤长得慢,“萎缩期”让疤痕更平整。下面这张图可以充分说明这个过程。

??如何防疤?

前面已经向大家介绍了,疤痕的防治是很复杂的一件事。

也就是说,需要多种治疗方法同时使用,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疤痕的治疗主要包括下面几部分:

清洗、按摩及功能锻炼;

硅酮类敷贴(疤痕贴);

硅酮类凝胶;

非硅酮类药物

弹力套

光电技术

激素注射治疗

手术

其中,疤痕贴+弹力套是最推荐的一种方法,也是国内外普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因为疤痕贴有缓释技术,可以持续释放药物控制疤痕的增生,因此,疤痕贴比任何药膏的效果都要好。

所以能贴疤痕贴的话,首选疤痕贴。只有像面部这种不太方便贴的部位,才考虑使用疤痕药膏替代。

具体的方法是:

把疤痕贴裁剪成疤痕的大小,贴在疤痕表面,外面再穿上弹力套。每天尽可能佩戴比较久的时间,夏天容易出汗闷热,如果无法坚持,就晚上睡觉的时候佩戴。一张疤痕贴可以重复循环使用1个月的时间。

好了,关于暑假孩子们常见的意外伤害的防治,我今天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陈郑礼

烧伤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博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kkn.com/ways/1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