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中隔血肿 > 鼻中隔血肿危害 > 头重脚轻天旋地转你中招了吗 >
头重脚轻天旋地转你中招了吗
作为神经内科的医生
经常听到病人这么说
“我老感觉外界在天旋地转,自己在旋转”
“头重脚轻、头晕眼花”
“感觉自己马上要晕倒,眼前发花发黑”
“经常昏昏欲睡,脑袋不清爽”
“四肢无力、心慌、冒冷汗”
这里需要简单区分一下“头晕”和“眩晕”
▼▼▼
●“头晕”指的是晕沉感,没有特异性,大多为功能性,也就是说身体其实没毛病。
●“眩晕”则更强调旋转感,常伴遂着恶心呕吐。出现“眩晕”则提示前庭系统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危害性很小的耳石症,也可以是危及生命的脑梗死或者脑出血。
中枢性眩晕危害大
?周围前庭系统:外周前庭感受器(耳蜗、耳石、半规管)、前庭神经
?中枢前庭系统:前庭神经核及其联系纤维,主要指小脑、脑干。
周围前庭病变的危害性较小,而中枢前庭病变则危害较大,所以识别出中枢性眩晕很重要。
中
枢
性
眩
晕
如果除了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外,还伴随着下列这些症状之一:
偏侧肢体乏力、麻木、口齿不清、口角歪斜、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视物重影、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肢体不灵活、笨拙、头痛等。
请快速拿起电话拨打,如果是急性脑梗死,在发病4—5小时内还有一次静脉溶栓的机会。有时能不能拯救大脑,就在一念之间。
当然大家也勿需太过紧张,
因为绝大多数的眩晕是周围性眩晕。
周
围
性
眩
晕
常见周围性眩晕病症包括:耳石症(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以及梅尼埃病(耳水不平衡)。
耳朵有东西离家出走了
“耳石症”的学名叫“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
“耳石”可不是“耳屎”哦,它是一种碳酸钙结晶,长在内耳的平衡器官里面,是没办法被掏到的。
患者常描述为“一起床、一躺下、一翻身或者一低头就天旋地转了。”手法复位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至耳鼻喉科进行复位。
梅尼埃病,你听过吗?
梅尼埃病又称膜迷路积水、内耳眩晕症。因为内耳膜迷路水肿,突然发作剧烈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耳闷胀,多见于青壮年。
眩晕更为持久,多超过20分钟,除恶心呕吐外还伴有明显的耳蜗症状(比如耳鸣、耳胀、耳痛、听力下降)。
建议至耳鼻喉科进一步检测听力和前庭功能。治疗上除对症止晕外,饮食上应低盐为主。
?眩晕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外界或自身的旋转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重点是要警惕中枢性眩晕,如果还伴随偏侧肢体无力、麻木、复视、呛咳、口齿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需第一时间急诊就诊!
?如果没有上述这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绝大多数为周围性眩晕,危害性小,不用过分紧张。
?出现眩晕后,大家可根据情况至耳鼻喉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就诊。
?对于老年朋友,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或者大量吸烟的患者,建议至神经内科或急诊科就诊首先排除中枢性眩晕。
作者:医院神经内科李黎娜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医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