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耳鼻喉科带您认识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多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慢性鼻窦炎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有引起颅眼肺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改变,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但在药物、手术治疗下大多数慢性鼻窦炎病人可以治愈,少数伴不耐受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疾病常反复发作。

分类

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1期:单发鼻窦炎;

2期:多发鼻窦炎;

3期:全组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1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

2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3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多发性鼻窦炎:

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

病因

急性鼻窦炎:多因对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对其未予彻底治疗以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之转为慢性。此为本病之首要病因。阻塞性病因:鼻腔内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结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腔填塞等阻塞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的重要原因。致病菌毒力强:某些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如患猩红热时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牙源性感染:因上列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部毗邻,若牙疾未获根治,易成为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外伤和异物:如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导致慢性鼻窦炎。鼻窦解剖因素:由于各个鼻窦特殊的或异常的解剖构造,不利于通气引流,亦为不可忽略的自身因素。全身性因素:包括各种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疲劳过度而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低下。同时,还有各种变应性因素及支气管扩张等病因。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常见精神不振,头昏易倦,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淡漠等。

局部症状

  多脓涕:为本症主要症状之一,为粘液脓性或脓性涕,从前鼻孔擤出,或经后鼻孔抽吸吐出,常诉多“痰”。齿源性鼻涕有腐臭味。

  鼻塞:因鼻粘膜肿胀、中鼻甲息肉样变、息肉形成,或分泌物潴留所致。

  头痛:钝痛、昏痛、闷痛、鼻源性头痛。

  嗅觉障碍:鼻塞和炎症反应可导致嗅觉障碍。

  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检查及诊断

询问病史;

鼻腔检查:前鼻镜、鼻内窥镜;

口腔和咽部检査;

副鼻窦X线检查,CT(冠状位、轴位)检查已常规应用;

上颌窦穿刺冲洗;

鼻窦A超检查。

治疗

保守治疗

消除病因:矫治鼻部阻塞性病变;治疗变应性病因;清除邻近感染性病灶等。药物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口服为主,疗程要足够。抗组胺药物以及中成药等。局部治疗:应用皮质类固醇如辅舒良、伯克纳及减充血剂麻黄素滴鼻;负压置换法;上颌窦穿刺冲洗。其它: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免疫预防治疗;脱敏治疗;理疗等。

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为目前首选方法,在鼻内镜明视下,彻底清除各鼻窦病变,充分开放各鼻窦窦口,改善鼻窦引流,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是一种尽可能保留功能的微创手术。其他手术还有: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筛窦切除术、鼻外筛窦切除术、额窦钻孔术、额窦切开术、蝶窦切开术等。

预防

平时注意鼻腔卫生,养成早晚洗脸的良好卫生习惯,早晨用冷水洗脸可有效增强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

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鼻涕过浓时可用淡盐水洗鼻,避免伤及鼻粘膜,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

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不可竖直跳水;不宜乘坐飞机、过山车等大型设施;

有牙病者,要彻底治疗;

慢性鼻窦炎者,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保持性情开朗,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

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严禁烟、酒及辛辣、油腻食品。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秋冬季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

医院五官科由耳鼻喉科、眼科和口腔科组成,含门诊部和住院部,以微创手术治疗为重要技术,以中医实用技术为重要手段,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为特色的综合治疗体系。率先引进德国内窥镜手术成像系统、微创等离子系统、微创手术动力系统,成功开展微创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出血,各种急慢性咽炎、咽喉部肿物、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鼾症(打呼噜)等耳鼻喉科疾病,并对各种耳鸣、耳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我院耳鼻喉科与河科大一附院、郑大一附院长期保持业务协作,提供专家技术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kkn.com/ways/13694.html